MUNIK 解读 ISO21434 专题分享(5):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摘要

—原创文章,文章内所有内容文字资料,版权均属本公众号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、公众号或个人未经Munik公司授权不得转载、转贴、引用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、发表。已经被Munik公司授权的媒体、网站、公众号、个人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,违者Munik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.

 

回到本文的源头文章“ISO21434标准解读”,请点击链接:ISO 21434 Automobile Cyber Security汽车网络安全服务

回到知识分享,请点击链接:MUNIK中国-技术分享

 

ISO 21434 中的网络安全风险管控:全面解析与实践

 

ISO21434是汽车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准,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综合的评估和管理体系,确保汽车网络系统的安全性,避免网络攻击、数据泄露等事件对车辆、驾驶员和乘客造成危害。本文将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、风险管理过程、控制措施及生命周期管理四个方面深入探讨ISO21434的核心内容。

 

 

 

 

一、网络安全风险评估

 

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ISO21434体系的基础,旨在识别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提供缓解方案,以降低风险对汽车网络安全的影响。

 

1.1主要目标

 

  • 识别潜在威胁和漏洞:覆盖硬件、软件及通信层面,全面识别可能被攻击的区域。
  •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与后果:分析威胁和漏洞可能对安全、功能性和数据完整性造成的影响。
  • 制定控制措施: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减轻其后果。

 

1.2风险评估步骤

 
  • 识别资产:明确关键资产,例如电子控制单元(ECU)、传感器、通信模块等。
  • 识别威胁:分析可能的攻击手段,如外部攻击、中间人攻击或恶意软件传播。
  • 识别漏洞:找出系统薄弱点,例如未加密通信、不安全的身份验证机制。
  • 评估风险:分析威胁与漏洞结合后的潜在影响及其严重性。
  • 风险控制与缓解:实施措施(如加密通信、身份验证),降低风险水平。
  • 风险监控:定期审查与调整风险控制策略,确保其有效性。

 

1.3实例分析:远程诊断接口

 

远程诊断接口可以提高维修效率,但也可能成为攻击的入口。

 

  • 识别资产:涉及诊断接口、ECU、无线通信模块等。
  • 识别威胁:如外部攻击者利用未授权访问进行数据窃取或篡改。
  • 识别漏洞:未加密通信、不安全的认证机制等。
  • 控制措施:

 

  • 加密通信:使用TLS协议保护数据传输。

  • 双重认证:验证访问者身份。

  • 漏洞修复:定期更新固件以修补安全漏洞。

  • 访问控制: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。

 

  • 监控与审查: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并更新评估。

 

二、风险管理过程

 

风险管理过程在ISO21434中占据核心地位,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确保安全措施能够动态应对新出现的威胁。

 

2.1核心步骤

 

  • 风险识别:定位系统中的潜在威胁与漏洞。
  • 风险评估:基于威胁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详细分析。
  • 风险控制: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减轻风险。
  • 风险监控与反馈:定期更新策略以适应新的威胁形势。

 

2.2关键目标

 

  • 持续管理风险:确保安全控制措施与时俱进,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。
  • 分级管理风险:根据风险等级优先处理高危问题。
  • 减少潜在影响:将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和影响降至最低。

 

2.3实例分析:车载信息娱乐系统

 

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因其与外部设备(如手机)的连接,易成为攻击目标。

 

  • 威胁与漏洞:攻击者可能通过蓝牙或Wi-Fi接口利用未加密通信和弱认证机制入侵。
  • 风险评估:此类攻击可能性较高,后果严重,包括数据泄露或系统感染。
  • 控制措施:

 

o 加密通信:确保数据传输安全。

o 增强认证机制:如双因素认证。

o 访问控制:限制外部设备的权限。

o 固件更新:及时修复漏洞。

 

  • 监控与反馈:实施入侵检测系统,并制定应急响应计划。

 

三、控制措施

 

ISO21434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措施,以系统化的方式预防和应对网络攻击。

 

3.1目标

 

预防网络攻击:保护数据与系统的完整性。

提升恢复能力:在遭受攻击后迅速恢复正常功能。

 

3.2分类

 

  • 预防性控制:如数据加密、防火墙、身份认证。
  • 检测性控制:部署监控系统和日志记录,快速发现异常。
  • 响应性控制:制定应急计划,快速隔离受影响模块并恢复系统。

 

3.3实例分析:车载通信系统

 

车载通信网络(如CAN总线)因其传输关键信息而成为攻击目标。

 

控制措施:

 

  • 预防性措施:加密数据传输、严格访问控制。
  • 检测性措施:部署入侵检测系统,实时监控并记录日志。
  • 响应性措施:一旦发现攻击,立即隔离受影响模块并实施恢复计划。
  • 长期管理: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并优化防护措施。

 

四、生命周期管理

 

ISO21434强调网络安全应贯穿车辆整个生命周期,包括设计、生产、运营及退役阶段。

 

4.1关键原则

 

  • 动态调整:随着技术进步与威胁变化不断优化安全控制。
  • 责任明确:确保制造商、供应商和其他相关方各尽其责。

 

4.2生命周期阶段

 

  • 概念与设计:定义安全需求,采用威胁建模分析潜在风险,设计安全架构。
  • 开发与生产:实施网络安全控制并进行严格测试与验证。
  • 运营与维护:持续监控系统运行状态,发布安全补丁。
  • 退役阶段:销毁敏感数据,避免潜在攻击隐患。

 

4.3实例分析:智能汽车

 

  • 设计阶段:制定加密与认证标准,设计安全通信架构。
  • 开发阶段:实施代码安全审查、固件更新机制。
  • 运营阶段:部署入侵检测系统,推送补丁修复漏洞。
  • 退役阶段:彻底销毁车辆数据,并进行全面安全审计。

 

总结

 

ISO21434通过系统化的风险管控体系,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应对复杂网络安全挑战的全面解决方案。它不仅涵盖了风险评估、管理与控制措施,还确保了网络安全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。通过这一标准,智能汽车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得以平衡,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安全的出行环境。

 

扩展后的文章完整性更高,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实例和内容解析,便于更广泛的理解和实践应用。

 

 

关于 MUNIK

 

我们目前具有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专家团队,且获得多家著名认证机构的预审核评估资质,客户主要是OEM主机厂和T1/T2 零部件供应商,以及供应商和相关上下游行业。最后,如果你还为汽车网络安全相关资质、审核、测试评估和认证不知道怎么下手而发愁,请不要犹豫,关注上海秒尼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网www.munik.com,获取更多服务内容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