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NIK 解读 ISO21434 专题分享(6):网络安全安全运营
—原创文章,文章内所有内容文字资料,版权均属本公众号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、公众号或个人未经Munik公司授权不得转载、转贴、引用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、发表。已经被Munik公司授权的媒体、网站、公众号、个人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,违者Munik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.
回到本文的源头文章“ISO21434标准解读”,请点击链接:ISO 21434 Automobile Cyber Security汽车网络安全服务
回到知识分享,请点击链接:MUNIK中国-技术分享
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,网络安全已成为汽车领域的关键议题。网络安全安全运营是对汽车网络安全相关活动的持续监控、管理和响应,旨在确保车辆在生命周期内始终处于网络安全状态。它涵盖了对安全威胁和漏洞的持续监测与评估,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、检测、响应和修复措施,不仅包含事前的防范,还包括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响应与恢复,以保障汽车网络的完整性、保密性和可用性。
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汽车网络安全整车架构设计进行系统探讨,包括安全监控、安全事件检测与响应、补丁管理和漏洞修复、数据保护与隐私管理,以及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。
1.安全监控
1.1概念与目标
安全监控是对汽车网络中所有组件(如车载网络、无线通信接口、信息娱乐系统、远程诊断接口等)进行实时监控,旨在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。其主要目标包括:
- 持续检测和识别威胁:实时了解车辆及其系统的安全状况,发现网络攻击、异常行为或安全漏洞。
- 提高响应效率:通过警报机制迅速响应潜在安全事件,降低风险。
- 增强安全防护:基于安全分析优化防护措施,防止攻击。
1.2实例分析
1.2.1 车载CAN总线的入侵检测系统(IDS)
CAN总线是现代汽车中常用的通信协议,但由于其设计初期未考虑网络安全,成为易受攻击的环节。IDS 的部署能实时监控CAN总线,及时识别异常活动或攻击行为。
监控目标:
-
检测未授权设备或恶意指令。
-
防止黑客通过物理接入或无线通信攻击车辆系统。
入侵检测技术:
-
基于模式识别:识别已知攻击模式。
-
基于行为分析:通过正常通信行为分析异常模式。
响应与处置:
-
当检测到可疑活动时,系统触发响应机制,如隔离受影响部分、追踪攻击源或切断连接。
1.2.2远程诊断接口的安全监控
远程诊断接口(如OBD-II端口)方便了车辆维护,但也可能成为攻击入口。通过实时监控,确保所有远程连接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,防止未授权访问。
技术手段:
- 数据加密与传输监控,使用TLS等协议保护数据。
- 恶意活动监测,分析异常诊断请求并触发警报。
2.1概念与目标
安全事件检测与响应通过快速识别异常活动或攻击,采取紧急措施,限制事件影响,并恢复系统功能。其关键目标包括:
- 检测安全事件:及时发现网络攻击、数据泄露等威胁。
- 快速响应:限制影响并避免扩散。
- 修复与恢复:分析并修复系统损害。
- 事后改进:提取教训,优化防护策略。
2.2 实例分析
2.2.1 CAN总线异常通信的监测与响应
- 事件检测:实时分析CAN总线数据流,发现异常通信模式,如非法命令。
- 响应措施:隔离受影响的ECU,启用车辆安全模式。
- 修复与恢复:通过OTA更新修复漏洞,确保系统正常。
- 事后分析:重新设计数据验证机制,优化防护策略。
2.2.2 远程诊断接口的非法访问检测
- 检测手段:利用安全监控工具分析所有连接请求,发现异常访问。
- 响应机制:自动断开非法连接,记录日志供分析。
- 修复措施:强化接口认证机制,并通过OTA更新提升安全性。
- 事后改进:改进认证流程,增加多因素验证。
3.1概念与目标
补丁管理和漏洞修复确保所有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漏洞得到及时修补。其关键目标包括:
- 漏洞识别与评估: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评估风险。
- 补丁发布与安装:提供并部署补丁。
- 补丁验证与修复:验证补丁有效性。
- 持续监控与改进:定期检查补丁效果。
3.2实例
3.2.1车载 ECU 系统的漏洞修复
- 漏洞识别:使用扫描工具识别潜在漏洞,如未加密的通信接口。
- 补丁发布与安装:通过OTA更新修复通信协议漏洞。
- 补丁验证:确保修复后系统正常运行,无副作用。
- 持续改进:定期评估漏洞扫描与补丁管理流程。
4.1概念与目标
数据保护与隐私管理旨在保护车载网络中的敏感信息,防止泄露或非法访问。
- 数据保护:加密与匿名化敏感数据。
- 隐私管理:确保数据收集与使用符合法律法规。
-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:仅允许授权人员或系统访问数据。
- 合规性管理: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
4.2实例
4.2.1车辆位置数据保护
数据收集与存储:
- 使用加密算法保护GPS数据。
- 收集数据前征得用户同意。
传输与访问控制:
- 采用TLS协议保护传输安全。
- 强化服务器访问控制。
数据匿名化:
- 删除敏感标识符,防止数据被追溯到个人。
隐私权管理:
- 提供用户控制数据的界面,允许启用或禁用位置追踪功能。
合规性管理:
- 确保数据保护措施符合GDPR等法规。
5.1重要性
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,也涉及人员因素。通过持续培训与意识提升,增强从业人员和用户的安全意识,有助于减少人为失误和安全隐患。
5.2具体措施
- 安全意识培训:定期开展面向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。
- 模拟演练:通过模拟网络攻击,提高员工应对能力。
- 用户教育:普及网络安全知识,帮助用户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。
- 制度完善:建立安全管理制度,明确责任分工。
汽车网络安全安全运营是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核心。通过安全监控、安全事件检测与响应、补丁管理和漏洞修复、数据保护与隐私管理,以及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,全面构建网络安全体系。在实践中,应注重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,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安全状态,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。
我们目前具有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专家团队,且获得多家著名认证机构的预审核评估资质,客户主要是OEM主机厂和T1/T2 零部件供应商,以及供应商和相关上下游行业。最后,如果你还为汽车网络安全相关资质、审核、测试评估和认证不知道怎么下手而发愁,请不要犹豫,关注上海秒尼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网www.munik.com,获取更多服务内容~